點我
立即諮詢

未來幹細胞療法介入可望提早!盼法規與時俱進

BY 員郭醫療社團法人員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方鵬翔醫師

2025.02.27

細胞治療、外泌體近年在醫療界掀起一陣旋風,目前在全球外泌體相關的臨床試驗近兩百件, 其中疾病檢測就佔了七成,用於治療僅占三成;然而在台灣相關法規一直到去年(2024年)7月才三讀通過《再生醫療法》。

 

員郭醫療社團法人員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方鵬翔醫師表示,新療法的法規應該要與時俱進,就像晶片與生物科技的發展政府都十分重視, 但由於法律制定需要時間,而臨床實驗更是曠日持久,因此在醫療科技發展快速之時,法律卻還沒跟上腳步,需要更加謹慎!

 

方鵬翔醫師強調,只要年輕且身體健康,基本上細胞都有一定濃度的外泌體,若是身體狀況不佳,細胞不夠,外泌體濃度也會不足。 

 

不過,受限於目前法規,細胞也只能用於已經申請通過的適應症,每家醫院不盡相同,有些醫院申請項目為血液腫瘤、其他實體癌症或是脊椎損傷和關節膝蓋等。 

 

而外泌體的研發是相當嶄新的技術,國際上稱為「無細胞的細胞治療」,具有活化細胞、免疫調節與修復等各項功能,也因為屬於細胞的衍生物,少了排斥的可能, 應用範圍更加廣泛與安全。

 

目前外泌體的功能與應用範圍包括,延緩老化、再生修復活化細胞、免疫調節、疾病治療,甚至是癌症藥物載體等。 但方鵬翔也強調,法規尚未解除限制,除臨床試驗還尚在實驗階段外,外泌體的來源規範也尚未明確,因此如何取得兩者平衡顯得格外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