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福部在今年3月底通過人體細胞外泌體,可做為化粧品原料,成為全球少數開放人源外泌體在醫美市場的國家......
20-minute Online Consultations with Experts Comprehensive Health Assessments.
細胞儲存是疾病預防的明日之星?台灣自2018年起開放6類自體細胞治療應用,並逐步完善再生醫療法規,帶動細胞儲存蓬勃發展。
再生醫學療法依照治療風險,可分成高風險性跟低風險性。高風險性的治療像是免疫細胞治療、幹細胞治療、基因治療等,雖然已創造出許多成功案例,但在實際應用上,能幫助到最多人的往往是低風險性的治療。
1970年代,研究人員發現高濃度血小板血漿(Platelet-Rich Plasma,簡稱PRP)能夠促進生長,幫助組織再生。1990年代逐漸應用於臨床醫學,起初骨科用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,後來皮膚科發現它有修復與再生功能,才逐漸應用於皮膚相關疾病上
外泌體最早被認為是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,後來經過研究,才知道外泌體中含有脂質、核酸與蛋白質,可以做為細胞之間溝通聯繫的橋樑。